Blow Water Site

Sunday, March 26, 2006

緣份

無所事事的星期日的下午,在家裡看了張國榮、張曼玉及梅艷芳主演的<緣份>。

其實這齣戲的劇情並非十分特別,只不過是年青人男歡女愛的故事,可是自己卻覺得也頗好看。最難忘的一幕是張國榮與張曼玉在地鐵沿線內大玩「緣份遊戲」。

當時張國榮不停地找張曼玉,喜歡他的梅艷芳亦幫他一起找,終於讓梅艷芳先找到張曼玉。於是,張曼玉便坐在近車尾被按停了的扶手電梯上等。不久,張國榮亦來到車站。梅艷芳告知他張曼玉已在月台等他。他於是跑到月台的末端,只看到空無一人…但其實張曼玉此時已坐在他身旁的扶手電梯,張國榮只要向前多走一步,便一定看到她。

在電影中,這一幕是用了一個橫切面的鏡頭拍攝的。所以在電視中,便會看到張國榮在鏡頭左面,張曼玉在鏡頭右面,中間相隔了扶手電梯的一邊。當我看到這鏡頭時,心內有一種震撼的感覺--只是一個鏡頭,不需對白,便清楚地交代了甚麼是「緣份」。

既然,二十多年前的拍攝方法,都可以將「緣份遊戲」拍得令人感動,為甚麼現在的電視/電影完全沒有這感覺呢?

Sunday, March 19, 2006

Fast Forward

今日返回港大去參加mentorship programme, 才發現屈指一算,year 1 的學弟妹們都比我年輕五六年,不禁覺得歲月催人。

老實說,能考進精算系的,不少都應該是精英級的人馬。可是,跟他們談了一個多小時,他們只是不斷的問我關於找工作的事情,確實令我有多少失望。或許,現今社會找工作真的很不易,致使他們對前路很擔憂。但是,如果大學生活就只是讀書補習和找工作的話,著實是一種浪費。

今日的一個意外發現,是遇到了一個中學的學弟。回家的途中,跟他談了一會,覺得他起碼不會像上述的那類人般,只甘心當一條書蟲。但談到拔尖,大家都覺得香港甚麼都求一個快字,求快畢業、求賺快錢,反觀外國的教育制度,從不會如此「積極」地引誘學生快點進大學、快點去畢業,或許這就解釋了為甚麼那麼多的學弟學妹只關心找工作了。

其實,現今職場上競爭激烈,只懂讀書的人絕無可能找到好的工作。不斷尋求挑戰、增廣見聞,才是年青人該做的事情。

註:Fast Forward是我的偶像吳卓羲先生的首張唱片。碟如其名,以他的歌藝,或許他出碟真的fast forward了一點。

Thursday, March 16, 2006

去飛

最近的主打歌…<<別怪她>>後另一力作

去飛 顏福偉/彭家麗
作曲:馬永齡 填詞:簡齡 編曲:馬永齡 監製:馬永齡 
男:幾多次愛戀 熱戀後   換來痛楚心碎   能在我背後 有誰   無論生死也相隨 
女:幾多次失意 與苦惱   面前沒有去路   全是你教導 指引   叫我飛得高 
男:究竟天有幾高 女:有幾高未怕高 
男:我也可全力飛 因你鼓舞 
女:發揮心中勇氣 
合:尋覓我驕傲 
男:縱有寒流 關心是你 
女:身邊有你闖天地 
合:不改不跌 不退不避   拋開痛楚讓我又再度去飛 
男:有愛同行 知心是你 
女:寂寞夜亦也因你變得優美 
合:世上難覓的福氣   叫歲月美麗永不死 是不捨不棄 
女:這世途縱使黑暗 男:這世情縱使冰冷 
合:有你能讓我展翅 全力去飛 
男:縱有寒流 關心是你 
女:身邊有你闖天地 
合:不改不跌 不退不避   拋開痛楚讓我又再度去飛 
男:有愛同行 你我不捨棄 
女:寂寞夜亦也因你變得優美 
合:世上難覓的福氣 
男:有愛是永不死 女:讓我去飛 
男:有愛便有轉機 女:不退避 
合:這世上你令我鼓舞 一起去飛

其實自己覺得這首歌旋律和歌詞都不俗,尤其是歌詞帶出的訊息簡單而正面。
人生可以有一(紅顏)知己,互勉互勉,一起追逐大家的夢想,其實是一件很美麗的事情。當然,在大家都各自有自己的生活下,這是不容易的。所以,退而求其次, 有朋友能與自己互相分享你大家的喜怒哀樂,其實也很不錯。

不過,談到這首歌,重點當然是放在唱腔方面…亦難得自己可以模仿得頗為相似。

Saturday, March 11, 2006

有限﹒無限

昨天跟好友看了黃耀明和香港管弦樂團合作的演唱會。這演唱會實在很好看,一來黃耀明實在唱得很好聽(雖然覺得他昨日的狀態不是最好),二來管弦樂加入形形色色的電子音樂的效果也十分特別。

以前不少人都認為管弦樂是很高深、很藝術的玩意,在流行音樂中找不到生存空間。不過,現在的情況已很不同,中外都已有不少的樂隊把傳統的音樂如中樂及管弦樂融入現代音樂,也很受大眾受落。

在香港,管弦樂和其他藝術一樣,一向不受市民重視,而在政府削減資源下,藝術發展更見受局限。如果藝術組織不開源節流和稍為迎合普羅大眾的喜好,發展的前景更見暗淡。在此情況下,舉行這類與流行歌手合作的演唱會,並嘗試在當中加入不同風格的音樂,無疑為一個很好的開源的方法,亦可算是在管弦樂的框架下作一些不同的嘗試。

有一死黨,覺得自己沒有自由,好像做甚麼事都受到限制,因此總是有點鬱鬱寡歡。但我覺得,在世間,任何事情都總有或多或少的限制。我們未必可以打破這些限制,但絕對可以在有限的空間內發揮我們的無限。因此,與其怨自己沒有自由,倒不如像管弦樂團一樣,想辦法盡用自己的空間。

Tuesday, March 07, 2006

斷背山

很多人對《斷背山》的焦點都放在同性戀上,但其實這齣戲的重點根本不在於此。當然,兩名男主角的感情發展是其中一項值得留意的地方--起碼至今我也覺得他們的感情似兄弟情多一點,但是兩名男主角和他們的另一半怎樣面對這段感情才是更吸引人的情節。

因此,我真的不明白為甚麼有些教徒對這齣戲這麼抗拒。它又不是一套宣揚同性戀的電影,只是表達出一段同性的婚外情。我不是想在此批評宗教--畢竟我沒有資格批評它,但是如果同樣是虔誠的教徒,一個對此戲不抗拒,一個卻抗拒得很,會不會是有人太敏感呢?

===================================================

李安大導演得獎,身為「隨時侯命作為中國人」的香港人,自然又為中國人揚威國際感到驕傲。

電視台訪問中,有受訪者說為作為中國人感到光榮。我聽罷不禁想問他:「你會不會為六四感到光榮?你會不會為每年礦難死亡人數名列世界前茅感到光榮?」六四孰是孰非,或許不是我這種市井之流所能評論;但礦難嚴重,卻是鐵一般的事實。如果有中國人為一個李安、一個劉翔感到驕傲,那麼他感到羞恥的時間,恐怕一天中佔了最少十六小時。不過,這情況不會出現在香港人身上,因為當有問題發生時,他們便會劃清楚河漢界,跟中國劃清界線。

Thursday, March 02, 2006

現實

由小到大,都常常幻想自己可以嘗試得到自己現實中不大可能做到的事情,例如中鎗、吸毒;又常常會幻想自己可以做到大人物、呼風喚雨…其實人生只得匆匆數十載,一生中總會有很多想做的事做不到。

還記得中學時,有一段時間自己的夢想是擁有一座小島,遠離世俗的枷鎖,在那兒漁樵耕讀,簡簡單單地過一生。可是,當我將這個概念跟一位同學說時,他淡然道:「做農夫挺辛苦的…失收的時候你怎樣過活?」我為之語塞。當我再將這概念跟家人說時,母親道:「你有錢買這樣的一個小島嗎?」我無言以對。

幻想有無限可能,現實卻往往是不由自主。一廂情願地要把幻想變成現實,很多時會失敗告終,也扼殺了幻想的美麗。自從這「美麗島事件」後,自己開始變得很現實,已沒有多少幻想了。只有在上話劇班時,才會將自己的想像力拿出來用一用。